5月27日,法网公开赛照例在周日揭开战幕,中国女网3将相继出战,率先亮相的郑赛赛和王雅繁均以0比2告负,无缘晋级第二轮;随后出场的王蔷则在苏珊·朗格伦球场迎战赛会9号种子、美国老将大威廉姆斯,结果,以6比4和7比5淘汰7届大满贯冠军、37岁老将,爆出首日的最大冷门。
连续第二年在法网首轮遭遇大威对于王蔷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,要知道去年王蔷输得并不难看,甚至在第二盘有些机会。一年过去了,王蔷又在红土上花了很多时间和心思,今年的大威又较去年来说状态下滑不少。在法网大威已经十多年八强不入,红土上的大威其实并不是争冠组的一流选手。
辍学打球:自己拿主意
王蔷是土生土长的天津姑娘,出生于1992年。和当初的丁俊晖一样,王蔷从小就放弃了传统学业,走上以比赛为目的的职业化成长道路。说起王蔷,就不得不提她的父亲,父亲耗费几十年的心血为她铺就了网球路。9岁拿起球拍,14岁在父亲的支持下王蔷选择退学,义无反顾地走上网球路。
王蔷和网球的缘分说起来有些“老套”:小时候体质太弱,被家长送去训练锻炼身体……谁知道,王蔷真的爱上了这项运动。9岁的时候,已经进入专业队的王蔷开始变得不满足。她很认真地跟爸爸说,她不想把时间耗在等教练上,她想要一对一的训练。
王铁链知道,女儿是“来真的”了。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王蔷的要求,从专业队“退学”,给她请来私人教练,一个小时100元,放学后一周两次训练。王铁链告诉记者:“那个时候100块不是小数目,但只要女儿喜欢,我一点儿不觉得心疼。”王蔷也很争气,训练刻苦,很快打出了名堂:五年级时,她拿了12岁组的全国冠军;12岁那年,拿了全国排名赛总决赛的冠军……
小学快毕业那会儿,王蔷自己作了一个决定:放弃学业专心打球。王铁链说,王蔷那会儿学习成绩很好,语文数学基本都是“双百”,但当女儿提出走职业体育道路的时候,他和妻子还是无条件地表示支持。从那时候起,王铁链陪着女儿在北京匠心之轮网球学校练球,到全国各地打比赛。后来,他又决定陪着女儿去日本的网球俱乐部练球。这一打,就是六年。
首次出国错过比赛
报名参赛、制定行程、安排食宿,全部都要靠自己。这对于王铁链和王蔷来说,考验是巨大的。
14岁那年,王蔷在匠心之轮网球学校打球,王铁链在网球学校附近的农户家租了一个小屋,只有十几平方米,没有暖气。冬天的时候,虽然盖着3层大棉被,身体还是冷的。但是王铁链每周都会坚持去看一看女儿,给她“做点好吃的”。春节回家过完年,赶回学校的时候正碰上大雪,从天津到北京不过100公里的路,王铁链开了整整8个小时车……王蔷说:“练球真的很苦,如果不是爸爸无怨无悔地付出,我想我很有可能坚持不下来。”
王蔷大了,要出去打比赛了,问题就更多了。一到出国,王铁链就“一个头两个大”。王蔷第一次出国,是去美国参加橘子碗杯比赛。因为不懂英文,父女俩“不出意外”地错过了登机时间,到了目的地之后,又因为错过了比赛时间,被取消了比赛资格。万事开头难,经过多的磨砺,现在“父女档”合作已经非常默契:爸爸负责后勤,王蔷就管外联,一切进行得妥妥当当,两人的英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长得美不如打得好
自从出道以来,外形靓丽的王蔷就被球迷冠以“中国莎娃”,她的写真曾经赢得了数百万的点击量,有人曾担心她沦为花瓶球员。但这位倔强的女孩却用事实告诉所有人,她只想打好网球,做优质偶像。
“美貌对打球会有加分吗?”王蔷曾在仁川亚运会夺冠时很认真地告诉记者,“只有球打好了,才有人认识你,但你球打不好,长得好看也没有用,毕竟长得好看的人很多。”“网球场从来不是依靠脸蛋说话的地方。”王蔷很明白这一点。无论是训练,还是比赛,她都在努力传递一个信息——不想当花瓶球员。
随着年岁的增加,她越来越明白这一个道理。这一次在巴黎,她凭借实力赢得关注。因为去年成绩不错,王蔷对今年的红土赛季抱有很高期待。然而最近一个月没怎么赢球的她,世界排名如今已经下滑到90多位。“我只想着竭尽全力,全神贯注投入比赛,尽量减少非受迫性失误,有机会就会出手。”王蔷赛后表示,“我第一次和她比赛的时候有些紧张,这次我就想自己没什么可输的,只要打出自己的水平就行。”
“前两次交手我觉得自己根本招架不住,但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,我上一次和她打得非常接近,这回我就是全力出击。这无疑是赛季迄今最重大的一场胜利,在我整个职业生涯当中妥妥排进前三,很多年以前我也击败过沃兹尼亚奇,那是我第一次战胜世界前十球员。”
王蔷下一轮的对手将是去年赛会16强、克罗地亚球员马尔蒂奇,后者以6比2、6比3击败了另一位中国球员、职业生涯首次参加法网正赛的王雅繁。